默默无闻的奉献——中国-东盟博览会保洁工作纪实

新闻中心 | 2024-06-10 10:46:33

  博览会期间,由于有关方面的格外的重视和有效管理,主会场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尽管每天接待数万人次,最后一天更是达到14万人次的高峰,而保洁工作依然十分出色,受到参会参展客商的普遍赞赏。这背后,该有多少人,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

  今年年初,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接受了服务中国-博览会的任务。而会展中心的行政综合楼、二期工程、宴会厅、民歌广场二期工程等都在4月份才陆续开工建设。此外,信息智能化要升级改造,设备设施需要检测维护和保养,多功能大厅、会议室、贵宾厅、卫生间都有必要进行音响效果处理、铺设地毯、清除异味和改造等等。

  为了确保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环境整改治理,会展中心抢时间抓进度,终于提前20天完成了各项工程,并一次通过竣工和消防验收,为接下来打一场有准备的环境卫生仗赢得了时间。

  10月1日,一场大规模的环境整改治理攻坚战拉开了序幕。这时距博览会开幕只有一个月零两天的时间。

  当时的会展中心,周边仍然全是建筑施工工地,黄尘滚滚,大量民工在那里生活居住,偌大一个会展中心,场馆内外的生活和建筑垃圾到处都是。

  如何才能在短短一个月内使会展中心达到举办中国-博览会这样一个国际性盛会的卫生要求,董事长兼总经理兰铁民着实犯了大难。他首先请来了南宁市爱国卫生运动办公室的专业技术人员,向他们讨主意。爱卫办的同志到现场一看,也感到棘手。不过毕竟是内行,经过一番研究,提出了“先外后内”的建议,即先对周边场所进行一次大清理,尤其对实施工程单位的职工饭堂进行整治,之后再整理会展中心内部。

  这将是一场十分浩大的清理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上哪去找这么多的人呢?兰铁民脑子一转,“计上心来”,他迅速与团市委取得联系,请求他们组织青年志愿者到会展中心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也巧,团市委正准备搞一个志愿者上岗仪式,兰铁民提议把举行这个仪式的地点设在博览会的主会场——会展中心,双方一拍即合。

  10月24日上午,会展中心前广场,3000多名朝气蓬勃的青年志愿者举行了庄严的宣誓仪式,随后立即投入行动:对会展中心周围的边坡、停车场、广场以及附属设施的周边等近20万平方米的区域进行了全方位的清理,清出了大量建筑和生活垃圾,为下一步更细致地做好保洁工作奠定了基础。

  从10月3日到11月2日,会展中心先后对近3万平方米的玻璃幕墙,3万平方米的钢结构以及外墙等进行过8次大面积冲洗,同时还对道路进行了多次大清洗,确保车辆进出扬不起灰尘。

  此前,会展中心还采取招标的方式,请来具有高空清洁资质的保洁公司对会展中心的主体做全面清洁,足足搞了两个月。当时穹顶那朵朱槿花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尘土,又由于高达数十米难以攀登,保洁公司也束手无策。这时南宁市消防支队伸出援手,派了两辆高空消防车,半天时间就冲洗得干干净净,那朵已成为南宁城市标志的朱槿花重新变得靓丽动人。

  如果说外部的清理工作是高难度和高强度,需要的是大刀阔斧,那么室内卫生则是高标准和高要求,需要的是一丝不苟:要勤扫、勤拖、勤抹、勤捡,不能有装修和卫生间散发出来的任何异味。对卫生间的管理,按照四星级以上宾馆的标准,要求24小时有专人值守,哪怕只有一个人使用过洗手池,也要立即擦拭。任何一个时间里地面台面都不能有水渍,更不能有任何异味。

  为了有效消除装修异味,按照事先制定的程序,先由保洁人员对隐蔽部分来一次彻底清理,再对地面做全面清理,最后由专业公司选用原装美国进口的环保消毒药物进行喷洒。经过这几道程序,会展中心又请来南宁市疾病预防中心对甲醛等含量进行仔细的检测,结果是,所有指标全部低于国家标准。会展中心的每一个场所,都闻不到一丝异味,找不到一只苍蝇。

  一层的会议室曾是蚊蝇出没最多的地方,花了很大力气也没有完全解决这个问题。9月初的一天,中国-博览会组委会副秘书长郑军健在会展中心的贵宾室接待法国雅高集团总裁夫妇,兰铁民也在场。突然,兰铁民发现了两只绿头大苍蝇!这样一个国际会展中心,这样一种场合,两只大头苍蝇嗡嗡乱飞,实在影响咱绿城的声誉!可当时说又不好说,赶又不便赶,兰铁民心里那个急哟!说来也巧,那两只苍蝇认熟不认生,最后竟落到了兰铁民的肩膀上。兰铁民一阵窃喜。于是一动不动,屏息静气,惟恐惊飞了那两只苍蝇。那两只苍蝇倒也“善解人意”,居然乖乖地在兰铁民肩膀上待了20多分钟,直到会谈结束。

  这次兰铁民是痛下决心:再难,也一定要彻底消灭可恶的蚊蝇!他到处巡视,卫生间,各个隐蔽角落,拼命找蚊子找苍蝇,直到有一天终于一只都找不到了。

  兰铁民感慨地说:环境卫生对博览会的成败举足轻重,自治区领导也十分重视并多次提出要求。为此兰铁民开了无数次会,作了无数次动员讲话,讲保洁工作的意义,讲责任,讲要求。

  擦擦擦,不停地擦!扫扫扫,不停地扫!捡捡捡,不停地捡!这就是李秀娟和她的伙伴们每天的工作。在中国-博览会召开的日子里,以及在为博览会召开做准备的许多个日夜,这是李秀娟们重复了无数次的动作。这些单调、机械的动作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确保博览会展馆和会议厅的绝对清洁。这是他们的职责,是他们的使命。李秀娟和他的伙伴们做到了不辱使命!

  为了使会展中心的环境卫生得到长效管理,博览会前夕,会展中心向社会公开对外招标,南宁朋宇组保洁公司在众多竞标者中胜出。这支拥有200来名员工的保洁队伍,在博览会期间,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会展中心对这支队伍有着严格而又细致的要求:首先,每个保洁人员的思想品德必须过硬,并能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每个卫生间必须昼夜有人守候保洁;公共区域必须不间断地有人清扫;每天清理出来的垃圾不能过夜一定要马上运走;玻璃幕墙上不能有手印、污渍;烟灰缸必须及时清洗整理;垃圾桶满到三分之二时必须用工具压下去,再满到三分之二时就要收走;展厅内尘推要不间断地工作;随时看到垃圾随时清理,不能视若无睹等等。所有这些,保洁工们都不折不扣地做到了。

  11月2日凌晨2时多,刚刚开完会回到家的兰铁民接到电线日早上有北京来的领导同志检查工作,必须在8时前对场馆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当时正值布展高峰期,到处堆放着建筑材料,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时间如此紧迫,任务如此繁重,兰铁民来不及多想,立即通知保洁公司,要求4时20分赶到会展中心集中打扫卫生。

  200来号人,住得很分散,兰铁民估计无法通知到每个人,便连会展中心的工作人员也一齐叫上。结果4时20分正,保洁公司和会展中心两班人马全部到齐,一个不少。经过一场奋战,不到8时,所有清洁工作全部完成,打了一个漂亮的“短、平、快”。一宿没睡的兰铁民为招募到了这样一支能征善战的队伍深感自豪。

  为期4天的博览会,人气非常旺,每天都有约6万人次进馆洽谈或参观,最后一天的公众开放日,更是达到了14万人次的高峰,给保洁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有些人用过了的饭盒随手乱扔,保洁人员没有抱怨,依然十分耐心地看到就捡;许多人出于好奇,东摸西摸指指点点,玻璃幕墙上留下了一个个手指印,保洁人员只有不停地跟在后面擦拭;因为人太多,扫帚施展不开,保洁人员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弯下腰去捡地上的纸屑垃圾,眼前是无数双男女老少的脚,有的保洁员手都被踩肿了,仍然毫无怨言,坚守岗位,不断弯腰不停地捡。

  从10月23日进场的那天起,到博览会结束,整整半个月,保洁工们每天天不亮就到达现场,直到深夜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去。许多人累得连饭都不想吃。

  博览会的第3天,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李金早巡馆时,对会展中心的保洁工作十分满意:经过10多万人次踩踏的地毯,看不到污渍,更看不到大型展会常见的宣传资料遍地的情形,无论是展厅还是回廊,处处窗明台净,令人爽心悦目。

  这些身穿天蓝色工作服的保洁员,用他们的双手,用他们的汗水,用他们鲜为人知的辛劳,用他们默默的坚守,给了参展商们一个良好的参展环境,给了采购商们一个良好的采购环境,给了广大参观者一个美好的参观环境,在中外客商面前,维护了中国-博览会的优良形象。他们,功不可没!